Windows Phone之死,微软是怎么把一手好牌打烂的?

最近更新了iOS 14,许多熟悉的操作唤醒了教授关于Windows Phone的回忆。这个曾经一度号称全球第三大的手机操作系统,去年年底就已经正式结束了服务。
Windows Phone就这样退出了历史舞台,但它也不是没有成功和进步过的。
2010年,微软发布Windows Phone手机系统,它是在iPhone推出三年后的智能手机中最大胆也最原创的设想。
Windows Phone 7系统一经推出便在智能系统中崭露头角。不同于安卓,它在非常基础的硬件上运行速度更流畅。
诺基亚强大的品牌影响力让WP迎来了短暂的春天,2012年,手机操作系统甚至形成了iOS、安卓、WP三足鼎立的格局。
然而到了2017年,WP手机市场份额降至0.1%。之后的故事,大家也都知道了。
Windows Phone没能够赶上它的对手,为什么连号称全球最大软件公司的微软也挽回不了这个局面?
抛弃开发者和使用者
回顾WP的历史,会发现这是一个不断抛弃开发者和使用者的过程。
Windows Phone的初始系统是WP7,那时候的用户和开发者都不算少。但WP7内核与微软的大统一不符,为了PC和移动数码设备运行在统一平台,微软更改了WP8系统的内核。
WP7到WP8,不仅是外观改变,开发到硬件也都换了。微软宣布WP7不能升级到WP8,并且没有对此进行任何补偿,导致了一部分开发者、消费者直接放弃了WP平台。
厂商过于单一
提到WP手机,首先想起的就是诺基亚Lumia,有多少人知道HTC 8X和三星WP8?WP7刚推出时,三星、HTC、LG这些手机大厂都推出了好几款WP手机,甚至中兴也推出过。
然而WP操作系统闭源,必须由微软授权才能开发,对于厂商来说成本太大。在收购了诺基亚以后,微软似乎更偏爱诺基亚而远离了HTC和三星。试问这样的情况下,还有多少厂商愿意留下?
反观免费开源的安卓,每一个厂商都有自己的定制化系统、商店,可以实现软硬结合,想象空间也要大得多。厂商纷纷转向使用安卓,进一步缩减了WP的市场份额。
特别声明: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,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。如有关于作品内容、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。